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86|回复: 10

写给要来加拿大的朋友

[复制链接]

90

主题

467

帖子

2

精华

高级会员

监察御史(正八品下)

Rank: 5Rank: 5

积分
503
威望
190 点
资产
9750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28
发表于 2006-6-2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给要来加拿大的朋友0 g; }/ b7 R  }; N" s2 ~3 T
% D/ F; b7 O, O+ X3 M$ i
一)3 @1 D' T7 s8 z; A: ]
我到加拿大已经三个月了,写点东西给大家看,不知是否对大家有用。 首先要说的是,加拿大不是天堂,别把这里想的太好。这里甚至算不上好。空气什么的当然要比国内好,但是废纸、饮料盒什么的也随处可见。
3 }$ s) |+ w5 a  S9 S7 @: ?# L9 U; E" t  Q; R
第一,这里的经济形式受美国影响巨大,而且往往是美国经济好转很久它刚刚起步,可是美国一有问题,它马上就体现出来了。
2 f, ~! x' a' K/ p" k% l
9 x; q/ a" z3 b, d第二,到这里要知道,这里办事效率奇低,什么事都不能着急,来这里你会觉得加拿大人有的是时间。
+ S0 H$ n. H# t2 Y, P1 G" W8 x/ |" _0 \1 e+ |8 m7 Q: R0 e) k
第三,中国人,尤其是新来的,很受歧视,其中甚至包括你会讲粤语的同胞或者什么阿富汗的难民,虽然他们可能大字不识两个,更没有什么学历。 4 R; R, ~% p7 s8 K% _' Y& l3 n6 t
- y3 ?+ P: ~) Z& R' e, z( L
第四,如果你对工作不挑剔的话,找个养家糊口的很容易,当然是层次比较低的活儿,不过足够你付房租和吃饭了。和收入比起来,这边物价很低。 & g& o7 p4 I% T# l8 j
. I+ M" F3 n$ |$ Z, E
第五,如果你有孩子,国内又有人能帮你带,建议你初来时别带,稳定后再接出来。因为这里规定12岁以下孩子必须有成年人监护,如果你违反法律的话,真的会取消你的监护权,不是开玩笑。有一个父亲因为骂了孩子两句,被孩子报警,结果法庭判他禁入家门,现在只好借宿朋友家。 3 ]7 {  G/ d( K' Y* \- F

3 h& S( A  D8 k- \; t7 J* e第六,在这里你的心态一定要放好,不能着急不能上火。因为到这里你会有有劲没处使的感觉。什么都会慢慢好起来的,但是不要着急,虽然加拿大的天很蓝,但是仍然不会掉馅饼。 ) Q) D% v4 {: S; O
& k& S# x& o4 g7 g6 o( W# m$ i1 Z' W
第七,来了以后,这里有很多政府资助的免费学习机会,比如英语、会计、护理什么的,要充分利用。此外图书馆,各个网站要经常去,有很多信息。还有要多交朋友。
5 [* p7 m# Z6 O* ~- A7 R1 T2 f
2 l2 O' r! V  l: w8 l! x1 [* q第八,来了以后要睁大眼睛,多观察,多学习。 + d) o, Q" y5 c# X2 E0 ^" ~, O
9 i0 ^+ n/ ]2 [, S
来加之前查了很多网站,看应该带什么。来了以后仍然觉得有的带多了,有的不必带。日常用品方面能带的尽量多带,比如剪刀、饭碗、毛巾什么的,这里很贵。但是平底锅、洗衣粉、洗发香波、沐浴露、润肤露不必带,这边的又好又便宜。电脑价格和国内差不多,不必费事带,除非你电脑留在国内无人可给,行李里又有地方。衣物方面以休闲的为主,加拿大人特别不讲究。正规衣服有一两套足够。皮鞋以平跟或者矮跟为主,很少有穿高跟的。如果带孩子来,建议给孩子多带些大小不同的衣物和鞋,要好穿好脱的。常用药物可以带一些。如果你很讲究吃的话,木耳、香菇等干货可以带些。 ! w+ H2 o, m" G5 F9 K- b5 P) H

& g( T4 v1 I( B1 `5 E(二)
& ]0 y+ B  V/ k7 p' X7 z3 c: l& Z5 z
准备行装是一个大事。定好机票的朋友先要确认是哪个航空公司的航班,各个航空公司对行李有不同的规定,一定要先打听好。一般是每张机票(包括两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带两大一小。大的是指长宽高加在一起不超过158厘米,重量不超过32公斤。小的是指长宽高加在一起不超过112厘米,重量不超过 8公斤的随身行李。加航(仅限新移民航线)在有些时候会允许每家免费多带一个大的,再半价带一个大的,最好事先问清楚。小的随身行李不建议买硬壳的拉杆箱子,在登机口有时会有一个铁制架子,只有能放进去的箱子才让你带上飞机,否则一律托运(当然不是免费)。那种硬壳箱子十之八九放不进去。建议你用一个双肩背包,再大他也不管,又很能装,到了加拿大也用的上。 5 }8 A# @" e6 i8 T4 c

! o. e0 L. c% @" e& \- w大的箱子建议买一个质量很好的以备以后来回,其余不必买的太好,纸箱我觉得比较合适,既好装东西,坏了又不可惜,一般又不会丢,以后也还可以用,17英寸电脑显示器的盒子大小比较合适。航空公司搬运行李的时候很野蛮,有的朋友的箱子仅用一次就支离破碎,不能再用了。不管什么箱子一定要用打包带和封箱纸缠结实,否则不等到地方就零碎了。在箱子外面不同的方向,用颜色鲜明的笔写清姓名、航班、目的地、加拿大的地址(当然是英文)。要转机的朋友请注意,办完入境手续后行李可以直接送到传送带上,不必再经过海关检查。
9 {" R4 R) X; A: x* L, ?3 D% ^" i4 ^% x$ H+ [/ |
安全是时刻要注意的。因为从国内移民来的朋友一般都带有现金,所以是洋偷儿们的目标。转身个功夫就丢了个一干二净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钱和重要的文件一定要时刻(时刻!)不离身,建议买个腰包,虽然带着有点傻,但是绝对有必要。切记切记!我绝对没有吓唬大家的意思。
  W+ Z* a# K0 q& t1 @5 Y7 P. g4 V: X+ V1 h
别等到移民纸要到期了才落地,不一定出点什么岔(比如美国的9-11),给自己留出点时间。
0 [/ h2 r- h& }# I# D& C  i  ^, V2 T( R- y- y
至于带什么衣服,取决于你到哪个城市。温哥华最冷的时候也用不着羽绒服,而到多伦多的朋友一定要带足够的过冬衣物,帽子、围巾、手套,一样都不能少。但是厚的毛衣毛裤可以不带,因为冬天到处都有暖风,在室内很暖。加拿大人很怪,夏天很热的时候,冷气开的很足,打到十几度,在室内得穿牛仔裤和针织衫;等到冬天,外面天寒地冻的时候,又把暖风开的足足的,打到二十几度,在室内可以只穿T恤。所以买衣服时要记住一条,一定要好穿好脱卸的,比如开衫。用乱穿衣形容加拿大人绝对正确,象现在,既有人T恤外面套马甲,也有人穿羽绒大衣。在加拿大穿什么都可以,什么都不穿也可以,没有人在意别人的穿着。至于衣服的质地,一定要买可以烘干而不变形的,因为在这里很多衣物不是晾干,而是烘干的,尤其是住公寓的朋友要注意这一点。冬天的棉鞋不要带,因为这里冬天下雪后会撒盐来化雪,国内的鞋子没有经过防盐处理,很快就会坏掉。电话机这里很贵,可以带过来。各种型号的电池也可以买一些。照片不必带,因为需要照片的地方都会给你现照。
: {3 M; H8 D4 e2 I/ k
0 i! q8 L+ k: B+ x) M, Y8 _最近落地的朋友建议不要带任何白色粉末状的东西,也不要在随身行李里携带任何能构成危险的东西,比如发胶、任何锐器、餐具(哪怕是塑料的)。
  z7 Z1 l6 Z3 W/ F5 |( c( L# W7 g% A* l, C, v
(三)
) ?4 N. B3 \' U4 C4 g0 n+ ^1 L
2 D1 _2 }5 d5 }6 R来加拿大之前,请朋友们一定做好心理准备,要做好在身体和精神上吃苦的准备。在精神上,要忍受寂寞、想家的滋味,要承受压力,所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咬牙挺住。在身体方面,刚来的朋友既要学习,又要工作,确实很累。送给大家一句话:一年大苦,二年小苦,三年不苦。记住,生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当然,我是指一般人,在国内非常有地位,非常有钱的人建议你不要来,在加拿大你会找不着感觉的。 $ L# [* \5 N1 ]

# I- H' d& Y3 n$ D" k(四)
/ I' X- o1 t4 |, v- g5 ^8 k. T
说到去哪个城市,我觉得多伦多打工机会多,又有多大及约克两所较好的大学,所以应该比较适合你,但是这两所大学都是好进(相对而言)难出,进去了并不一定就能毕业,在这边读MS很苦的,要作好准备。温哥华的BCIT也不错,而且温哥华的最低工资已经涨到 8元/小时(多伦多是6.85元/小时),工作机会也不少。但是相对于加拿大其他城市来说,这两个城市的房租和日常消费都要高一些。
+ m1 I9 s0 @: }& p; E* I9 z, r" @* _) V/ V9 c% K
至于该不该出国,各人情况不同有不同的想法。静雨青竹朋友,我想你应该年纪不大,出来闯一闯,见见世面总没有什么坏处。问题是你的个人情况是怎样的,有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尤其是一个人出来,刚开始既无亲戚,又无朋友,你能不能挺得住。不是说出来就是为了读书,主要是想好读书是为什么,这是一个大前提,然后再决定到那里去读书以及读完书以后去哪里。 . z: I5 P- }  k( z& L

# b; P" J% N5 b* b5 g我从国内出来,放弃了一份很让人羡慕的工作,但是我不后悔,因为我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女儿。现在我苦一些,她将来就不必再象我一样大学毕业再出来从头干起,她会和所有加拿大的孩子一样享有同样的机会。而且她再不必背着沉重的大书包,把自己的个性一点一点地扼杀在一本本一成不变的教科书中,变成一个只会读书的机器。我要让她学会享受生活,热爱生活,要让她有时间有机会去做她喜欢做的事情,过一种她自己要过的生活,要让她知道什么样的天叫做蓝天,什么样的云才叫做白云。但是我这样选择只是我一相情愿,到底这种生活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未来,结果只有将来才知道。在加拿大,性、爱滋病、暴力、吸毒、恐怖事件到处都有,我究竟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把我的女儿教育成为一个健康有用的人,我也不能确定。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给她提供了机会,剩下的就看她自己的了。我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给自己机会!
! [; `9 @- J5 L( I8 X1 h- S# t5 U/ X9 v0 i6 d, o
要说有发展,我建议你去美国。加拿大是个悠闲的国家,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前途。但是生活很容易,压力小。如果将来想要回国发展,建议你选一个有前途的专业读个学位什么的,镀镀金。回国后去浦东、北京找个外企,年薪几万应该没问题。问题不在于是不是能够把留学的钱挣回来,而是你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给自己赢得了一块生存空间,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想留在国外,建议你去读实用的 COLLEGE,时间短,见效快。如果想留在国外,听我说句实话,现实点,你永远也不可能溶入到当地的主流社会中,你永远只能是一个外来人,即使你将来很有钱。想一想我们城里人怎么看外地民工(即便是很有钱的民工)吧,那就是加拿大人对我们的看法。当然这并不妨碍你买车买房,也不会有人禁止你呼吸加拿大的新鲜空气。 0 l. e. [9 H$ f- h5 H8 e# v( Q

9 b% z+ v7 N% g& K. {# ~5 W( M(五) / \: z% D0 w2 z( q. x- T. c

8 P8 l$ r5 C- U$ G1 H我刚开始写这些连载的时候只是想把我的体会写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多朋友的关注和肯定,谢谢大家。
3 q0 l/ O$ ~) w" v6 T/ [; w3 X% C. |
几件小事要提醒大家:
+ f1 Z7 T! E0 t' y. s0 ?' `% e7 ]' d8 Y5 w0 B
一是来的时间。留学的朋友请你注意学校的入学日期,自己掌握,我不太知道这方面的情况。移民的朋友请注意,每年的五、六、九、十月份是就业高峰,如果你想找工作的话,请提前一个到一个半月落地,因为办理SIN卡要四周到六周时间,没有SIN卡,比较正规的公司都不会雇佣你。 & C8 q, ?0 s( h4 S  K
9 W$ x$ y, y7 D$ V" r. V
二是来之前最好能换点加币硬币(25分的打电话用,一元的在机场推行李车用。行李车用完还回去的时候一元硬币会退回来)。国内中国银行没有加币现钞可换,除非你认识银行的人。怎么换加币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如果实在没有加币,就带点美元零钱,在加拿大的机场可以换点加币,但是要收点手续费。换多少看你的具体情况。比如在机场雇人帮你运行李,大概十到二十加币。吃点东西大概不到十加币。在飞机上喝饮料免费,但是喝啤酒要五加币。 % M$ w  T2 N) M0 o8 M
/ Z6 Z, P& F  g4 s, o; X
三、飞机上要十几小时,多喝水,多走动,建议穿宽松的衣服和舒适的软鞋。在下飞机之前要将入境卡填好,免得下飞机后耽误时间。下飞机以后,会有人手举写着“新移民”(中英文)的牌子,跟着他走,照着他说的做就行了。 % O/ f) {& c1 c" L' s( F

% C1 S0 N! Z( f+ I3 Q# H  E9 c, _! e) s& B3 l
来源:万维读者网 作者:skII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104

主题

900

帖子

5

精华

高级会员

城门郎(从六品上)

Rank: 5Rank: 5

积分
976
威望
182 点
资产
97797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4-2
发表于 2006-6-22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Brian给我们这么好的总结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804

帖子

5

精华

高级会员

四门博士(正七品上)

Rank: 5Rank: 5

积分
875
威望
178 点
资产
1705199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27
发表于 2006-6-22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大实话,谢谢楼主
[CENTER]分离不代表忘却而是更想念 这算承诺还是诅咒?[/CENTER]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407

帖子

6

精华

中级会员

律学博士(正八品下)

Rank: 4

积分
496
威望
223 点
资产
1488374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4-2
发表于 2006-6-24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 @5 N/ n$ V' @& |
% i7 m  x* q# @2 Y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秀才 四级

Rank: 1

积分
8
威望
15 点
资产
671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1
发表于 2006-6-24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难受,要先从自身入手。

观察力还不错,可是还需要点时间多了解和思考。 主要是要找一下自己的价值和发挥自身能力的环境, 其他的都是主观因素占主要成分,太深究只会让自己难受。
# `4 c7 E+ X" n+ S* h% P4 f
/ d9 o3 q$ A( n3 d# B, y歧视通常不会来自单方面,试一下敞开自己去接受新的文化,就不容易有被歧视的感觉了。 长期生活在国内的所谓知识分子,在新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中很容易眼高手低,以至处处碰壁。 要是不能让自己改变以前的生活习惯,甚至是言谈举止,那还是尽快回国以免郁郁而终,人财两空。 试想想为什么18, 20 岁来念本科的会没有那么强烈的受歧视感觉呢?原因可能是他们正处于学习和性格成长的阶段,没有根深蒂固的各类习惯,于是他们的适应能力反而比有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强。 别的国家的人就不说了,讲粤语和讲普通话的学生一起生活,学习和成为好朋友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各地人之间的互相排斥和歧视的情况比国内可差远了,至少在伦敦的情况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 c3 p' V5 W" O5 p5 \9 r( w6 z/ P

" A; B3 Z7 A: u6 x! t适者生存, 既然改变不了环境,就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 成功与否就真得看个人能力了。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80

帖子

1

精华

注册会员

文林郎(从九品上)

Rank: 3Rank: 3

积分
198
威望
92 点
资产
202936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4-16
发表于 2006-7-19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歧视在哪里都是或多或少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自己自尊自强,也一样会赢来认可和尊重的。9 R+ H$ J7 D# d1 w# n

9 ?5 n# D9 q/ J9 W7 E我在省会城市出生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北京高科技企业有很好的工作。认识一个同专业北京女孩,最终因为她父母不断阻扰后,我们分手了。原因是我是外地人,没有北京户口。这算是歧视吗?如果这算是歧视,加拿大碰到的歧视就太可以理解了。
7 D$ H/ c+ f# A, P
, B/ k% S8 e2 e- Z' o还好加拿大基本上法律和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健全的,对一般小问题和歧视,只要是自己有理的,我们还是可以得到公平解决的。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庶人 三级

Rank: 1

积分
7
威望
15 点
资产
380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7-19
发表于 2006-7-1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听你说的,我学到很多,很感谢,希望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庶人 三级

Rank: 1

积分
40
威望
10 点
资产
555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22
发表于 2006-7-25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拉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主题

178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

儒林郎(正九品上)

Rank: 4

积分
260
威望
76 点
资产
6088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4-6
发表于 2006-7-31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的好东西 支持支持!!!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1061

帖子

4

精华

论坛元老

县令(正七品上)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51
威望
642 点
资产
482983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7-31
发表于 2006-7-3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人看见这是转贴吗?
# ~: P7 O; p- Q+ U, c- J+ ~不过还要支持一下。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庶人 三级

Rank: 1

积分
9
威望
18 点
资产
380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8-4
发表于 2006-8-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好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4-5-31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