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5|回复: 0

莱纳斯 .卡尔. 鲍林——誉为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

[复制链接]

304

主题

336

帖子

0

精华

高级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919
威望
73 点
资产
3049 金币
注册时间
2013-11-20
发表于 2020-4-1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r. Linus Carl Pauling (1901-1994)“最优化的营养是未来的药物。”---莱纳斯·卡尔·鲍林(1901-1994)1 J5 \# b, w$ o5 a3 W6 X- H0 s
0 f& R$ h$ ]5 |! F
+ O2 ^4 K( ~" `3 Y: [
他,是20世纪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涉足物理学、结晶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等多个领域,是绝无仅有的“跨界大师”;他,是唯一的一位鲍林无疑是每个chemist(化学家)的偶像,尤其是搞理论化学的。可是当他想作为一个chemist(药剂师)向患者开出vitamin C的处方时,他无疑得到了美国医疗界极强的抵制和嘲笑。现在,鲍林死后十来年,基本上可以说,真理站在鲍林这一边。
" Q5 O/ R* t& m- S2 |    我想在这里探讨一下医疗界为什么会对鲍林如此大的敌意,我想说的是那完全是“地盘意识”在作怪。他们批评鲍林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鲍林仅仅是一个chemist(化学家)。由此我们就可以想象这种“众志成城,一致对外”的同仇敌忾了。不过,我却必须说,这种地盘意识是必要的,或许它是保守的。但他代表了准入门槛和从业人的骄傲,它也代表了科学纠错只能是来自于内部/学术共同体。8 ^( E' {. b% j. C/ x( e* o% O, a

1 h0 J3 M3 _1 o9 C. D0 m" T
  m' y9 L! I" y5 m: ~! h 下面附上几个网站的内容:- K3 W& W3 N% Z

, A, k( Y) O* A" C7 b% k- G3 z6 L
1、鲍林学院关于维生素C的内容4 U; a, `- H+ L6 d
/ {* ^7 H" x- o" X) F; J" P
6 U4 ^+ d+ n9 Q# Y
http://lpi.oregonstate.edu/infocenter/vitamins/vitaminC/
7 _8 r0 I5 S$ U1 V9 o# a2 v7 w& F" C& N1 {, O$ P/ [9 d

8 M$ F3 @. J: b1 f 2、Vitamin C, Linus Pauling was right all along. A doctor's opinion0 t3 Y6 x4 Z/ Z9 x! y2 ^

8 b$ X- R6 x- w2 d6 Y) ^0 i, a9 f, ]
http://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12154.php0 D0 g1 h. q+ m- z# L
9 ~! W5 I9 u4 F( [
6 F) W+ a& B' J, \% \( g
3、wiki关于此事的介绍
2 z  ~- Q  S5 V- R2 H2 K
, E/ g6 B, L6 E4 Q% F) d( c/ P
; B* g9 Y! @6 R& `8 [; E, o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nus_Pauling      : k0 u! p0 T. Y! G* S( Y" r
1 d" e; S6 U) r% \
6 {# o0 f5 Y* N; G3 a; h2 i
4、鲍林与维生素C的大论战# j- n& D/ v( h0 ^7 r
) b5 h6 H: v# [! h3 t

5 q4 O3 @/ O3 L7 x3 Fhttp://www.xici.net/u11794292/d112313248.htm0 n8 i6 \2 U. T/ a* l; B1 T

4 f) e; q4 K+ i( E: y% A' D- ^, t/ \' F# S2 m
在美国,有一场围绕维生素C的大论战已延续了20多年,至今余波未了。论战一方的当事人莱纳斯.鲍林是惟一一位先后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但他却被称为是“最受尊敬和最受嘲弄的科学家”,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极力主张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   c; p# W# |8 j+ h  s) Z
7 X2 v$ l& i0 n5 ~' P

' ~7 n; O2 a" p/ [' a4 [引发论战的人
; X9 j6 J0 h3 k5 J1 C- p4 i! n2 @4 }( Q" t& g; L
4 b0 l+ [% c8 R3 K0 V+ g: a9 L# I- m
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学者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以93岁高龄在他加利福尼亚州的家中逝世。“美国之音”在播发他逝世的消息时说道:“鲍林先生是惟一一位先后两次单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鲍林曾被英国《新科学家》周刊评为人类有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与牛顿、居里夫人及爱因斯坦并肩。爱因斯坦昔日曾由衷地称赞鲍林:“此人是真正的天才。”然而,路透社在报道鲍林逝世的消息时却说,他是“本世纪最受尊敬和最受嘲弄的科学家之一”。2 f: }0 m3 u7 G9 P( ^5 E8 j

- X5 V/ R- E1 `4 a. k
+ F' B8 X, O8 A3 n* F4 Q" Y一个“最受尊敬”的科学家之所以“最受嘲弄”,在于他提出了对维生素作用的新观点,尤其是主张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鲍林自称是“化学家、物理学家、结晶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医学研究者”,他不是医生。可他偏偏引发了医学领域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新观点被医界拒绝/ t' e) `  D" C. u& T

0 ]7 f6 v5 u) @6 l# o- H6 X7 [* _+ s) a' V# E# M
鲍林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于1970年出版了《维生素C与普通感冒》一书。书中认为:每天服用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维生素C可以抗病毒。这本书受到读者的赞誉,被评为当年的美国最佳科普图书。
5 U# W/ B) n/ v  }$ g9 |3 ~( h" F4 _) K. r
+ |% k8 k2 R0 t/ `
可是医学权威们激烈反对鲍林的论点。有的说:“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维生素C可以防治感冒的观点。”有的说:“这对预防或减轻感冒没有什么用处。”权威部门也纷纷表态。例如美国卫生基金会就告诫读者:“每天服用1000毫克以上能预防感冒的说法是证据不充分的。”美国医学协会也发表声明:“维生素C不能预防或治疗感冒!”只有个别医学家及几百位普通病人用自身的经历支持鲍林。
$ p* ~! \) u! p4 I0 D0 ^& r- `$ I2 Y& N7 I& M7 Z6 u% b
4 B, y9 Y' b/ A0 d2 ~, B' p0 e, S" A
鲍林身陷重围。攻击他的人说他根本不是医生,没资格来谈论维生素C防治感冒的问题;还有人干脆把他讥讽为江湖医生,或说他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是江湖游医式的宣传。尊重他的人则叹惜他晚年“不安分”,说他完全可以安享荣耀,可他非要闯入医学领域,而离开他自己的化学“主流”太远。& h  g1 N9 c/ V6 y/ E5 q. [

$ ~1 p5 p  Z, m' K/ R2 ]' I% v$ p+ T5 ]' l. X
然而,鲍林不管这些。1979年,他和主任医师卡梅伦博士合作出版了《癌症和维生素C》一书,建议每个癌症患者每天服用10克(1克等于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建议癌症患者“尽可能早地开始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以此作为常规治疗的辅助手段”。他们说:“我们相信这种简单的方法将十分显著地改善癌症治疗的结果。”
4 J' w# x  k7 o5 A' ^$ _4 s; X+ p" H3 n: t; X: I( ^
5 p8 T; t" \- H5 f0 o
但是,权威们更不相信这种观点。鲍林先后8次向国家癌症研究所申请资助,以便通过动物实验作进一步研究,可这位世界知名科学家的每次申请都被否定,他只能靠“许多人资助”来工作。即使如此,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还是声明:维生素C对癌症没有价值。此时仍然是一些病人用自己的实例来支持鲍林的观点。
6 S% f* r" w; M- Y. z; b& X' j" y: J1 X; R; L+ O% ], I/ }& `

4 m5 W# g( k" w- z0 ]3 ?1985年,鲍林又写了一本有关健康长寿的书。他在谈及“一种提高健康水平的摄生法”时,介绍了12项具体步骤,第一项就是:“每天服用维生素C6克至18克,或更多。一天也不要间断。”他认为,“这种摄生法的主要特点就是增补维生素”,他自己则是个多年的身体力行者。他说:“1985年我写这本书时,每天服用4片营养物质加上18克维生素C。”鲍林认为,不管你现在年龄多大,每天服用最佳量的维生素(逐步增加维生素C用量),都是有益的。他说:“从青年或中年时开始,适当地服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进行一些健身运动,能使寿命延长25年至35年”。“如果你已进入老年,服用适当的维生素并进行一些健身运动,可以期望使衰老进程减慢,延长寿命15年或20年。”他的超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益寿的观点自然又一次被医学界所拒绝。剂量多少之争
+ p. o( T1 T  d; J% f: l6 F1 M2 A# L' }' b6 l( H4 K" e0 w4 d# C' v
$ ~5 l. V8 U0 _, b9 l
医学权威们与鲍林的最大争论焦点在于维生素C的用量。鲍林认为,“对大多数成人来说,维生素C的最佳摄入量是在2.3克~10克的范围内。”如果需要,还可以增加到每天20克、30克或更多。鲍林认为,无论是对付病毒、癌症还是抗衰老,维生素C的用量都大大高于当时的规定用量。所以严格说,剂量之争是双方的关键之争。
+ f2 N: O2 R6 J# @2 N) X. M. J% v! l5 W

! Z. T$ |$ ?& u( N在鲍林去世之前,美国的权威机构———食品营养委员会对维生素C的推荐剂量是每天60毫克,有些营养学家认为只要30毫克到40毫克就行。可鲍林向人们建议的服用量是专家推荐剂量的几十倍到几百倍,这自然要遭到医学界人士的坚决反对了。美国健康基金会主席明确告诫人们:“所谓的大剂量维生素疗法必须避免。”医学界反对大量服用维生素C的重要理由是:这会使人得肾结石。但鲍林反驳说:尽管理论上有这种可能,可是在医学文献中没有一个肾结石病例是因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而导致的。
' b! J! p) S( {: q# h8 O  [% r) S4 \, E5 o6 n/ j
0 {" n# A- y& ^/ a7 q
在鲍林去世之前,双方始终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9 K% M! B1 k) X5 [1 Z5 v4 v$ d' t" t2 ^4 Q+ ?. {6 Z& H6 t8 C

2 K: i' Y  ^- W9 v9 x6 c功过是非谁能定
5 l7 z* N6 x7 |) q! B0 B2 T) i! [  x6 Z! ?$ p6 e% R

' Q( e5 U# Y& O( K; @8 y* ~为了强化论点,鲍林在1985年的书中引用了首次从植物和动物组织中分离出抗坏血酸(维生素C)而荣获诺贝尔奖的艾伯特.圣捷尔吉博士给鲍林信中的一段话———“就抗坏血酸而言,从一开始我就感到人们被医学教育引入歧途了。他们认为,如果不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就会患坏血病;假如你没有患坏血病,就是完全正常的。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错误。为了有完全健康的身体,你需要非常非常多的维生素C。我自己现在每天服用1克。这个剂量并非意味着真正的最适合剂量,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人可以服用任何剂量的抗坏血酸,一点危险也没有。”2 e# |/ ]  n: S# Y& S

$ |- J* z$ b; q& W& S, T  E4 E: Z4 f0 e/ ~  k) J
然而,艾伯特.圣捷尔吉的看法同样没有被美国医学界所接受,而美国医学界的态度又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医学界。, g+ i  I3 A: R! r+ |0 ^
# `' b  S# P' l% w
+ ]9 T% O8 @! v4 |7 K/ Z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直到鲍林逝世以后,我们才初步看到了关于维生素C剂量和作用方面的一点变化:
4 B! v. f/ \1 o+ a* g
! n# |+ m6 o" g8 K' ~( n
: g' b6 m: y% W$ w  d2 X0 Q4 A- W1995年2月,美国心脏学会和部分营养学家向美国国家食品与药品管理机构建议:将维生素C的每日推荐量由60毫克提高到250毫克到1000毫克。7 k- t  C. k; a4 `# e' C
+ C7 w$ S# z% U% M" v5 P

. c/ a; c. D" a1996年4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声称:一个人每天摄入200毫克维生素C是最理想的,而不是60毫克。7 {, p& V! A+ @# @2 F! t
: i+ V8 v8 F3 E/ H* [0 _

# I) y$ z0 S/ u4 F' t% x% m1996年《纽约时报》报道的一则调查称,约有30%~40%的美国人在服用维生素C,其中1/5的人每天服用量超过1克。
" c! v+ y! N3 {# K% u
; A  T# z3 _- i1 ^  c+ T  o/ B
+ ~' {/ y4 A4 g  G' g) ^0 M( h# R7 K. O1997年10月7日新华社电:《美国临床营养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对247名年龄在56~71岁的妇女进行了调查,其中有11%的人每天补充维生素C超过10年,这些服用者没有一人得白内障。研究人员认为,长期补充维生素C,可使白内障的危险减少77%以上———而鲍林早在1985年前就这样论述了,然而医学界原先不相信。
9 E1 Z7 v: [! e- q7 o; C& F: b  h$ G+ ]6 o
4 V4 {2 h5 y/ x
2000年美国药物研究所食品和营养委员会的评估认为:成人每天服用不超过2000毫克维生素C是安全的。
$ {  X8 }. b3 q$ G! I5 b( t; x; Z3 ?

5 x3 I' n4 j/ H0 T9 B9 [有报告称,据对14例临床实验证明,每天口服10克维生素C且连续3年,未发现1例肾结石。现在,多数医学界人士相信,维生素C确有一定的防治感冒的作用。研究发现,每天摄入300~400毫克维生素C的男性,要比日摄入量60毫克及不足60毫克的人多活6年。
% L: D5 ^0 L* P  f/ t7 H: w  e( h4 b$ G" V' W0 \) A

6 [. Q/ W! n! G! \% s( g8 J如今,许多专家承认:维生素C有抗癌作用,能预防多种疾病,包括老年痴呆症。有报道说,“对18例晚期癌症患者,每天1次给予维生素C10克~20克静脉滴注”,结果14例全身骨关节痛患者治疗1周后有7例明显缓解。
- k7 Q" ]/ B/ {  D3 w* i3 _5 A0 R; j& M2 f% v
* p* p8 S  x: `" u: C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葛可佑教授在2003年说过,他每天服用维生素C400毫克,并已坚持10年,并认为对预防血管硬化和防癌有益。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柳启沛教授在1999年说:每日摄入1000毫克或更多的维生素C,没有发现有什么毒副反应,认为有关“肾脏的草酸结石和铁负荷过量”的毒性报告是没有根据的。
6 J5 _. J1 k& ~: t6 m, f: a% D$ ~: S: x, G7 ?1 H
: d; _% ^% x2 N& b0 L; \- \
科学未到尽头; e# C' }7 h0 P4 L7 J$ g# g
, G  Q, V$ g1 Y- M! i
7 ^9 K. s3 e5 j( b. r  j
关于维生素C作用与剂量的这场大论战,鉴于美国的影响力和双方的知名度,一开始就越过了国境,波及到全球。各国的医学界人士起初差不多也都站到了美国同行那边。遥想当年,鲍林几乎是“孤军作战”地与众多医学权威机构和权威人士论争,他为此而受到的嘲弄和轻蔑是一位著名学者、也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可鲍林在长长的20多年时间里,义无反顾地奋起捍卫自己的观点,这种勇气和探索精神令人深深敬仰。+ D0 l' g! s, m7 z/ n
9 V9 v# ^% K+ V9 s0 X. j" E) F

$ v7 n5 Z, c: j$ j时至今日,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许多专家学者已经承认或接近承认鲍林的观点了,然而论争仍远远没有结束,例如,有些人认为维生素C能抗癌,有些人却认为它能致癌。总之,维生素C的作用与剂量问题仍需继续研究。而对鲍林个人的评价也相差极大。在我国,2003年出版的某些图书还在指责鲍林的维生素C观点是“谎言”、是“骗局”。2003年还有人在文章中批判鲍林的所谓“江湖医术”,还说什么“一位伟大的化学家在医学界声名狼藉”。直到2004年9月,依然有人在文章中称:维生素C的每天推荐用量应是50毫克!对此,不能不怀疑这些作者一味沿袭一二十年前的旧说,究竟是不了解新情况呢还是对鲍林存有偏见?3 E6 ?) u* c( Y/ P- ^% d) c! }

7 d9 b* V" I5 o% v: n" `' Q# b0 S" H
不管怎么说,鲍林每天服几克、十几克维生素C,活到了93岁;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集先生几十年来每天服用维生素C600毫克,目前年过百岁且仍在笔耕;芬兰研究人员曾给60例老人每天服用维生素C1克~3克,连续服用两年半而无1例发生心肌梗塞和脑血栓……我们虽不能就此断定维生素C促进了健康和长寿,但至少表明:大剂量维生素C是于人无害的,所谓日服只能50毫克、只能60毫克的规定是不足为训的,鲍林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权威”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时隔许多年后仍在不负责任地指责鲍林搞“骗局”、搞“江湖医术”是极不应该的。
5 y, N7 }+ T' t! i. [, ?1 S( l& x7 u9 R, E: q4 U" ~
& D" d' _7 j# M! t
诚然,鲍林的某些观点是否有失偏颇,尚待实践进一步检验。即使有朝一日证明他的论点不够完美,他这种探求精神依旧值得人们学习。毕竟探索永无止境,毕竟科学未到尽头,我们没有理由因循守旧。这是维生素C大论战给我们的启示,更是鲍林之后的研究和实践给我们的启示。从这个角度看,鲍林的其他观点也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他说:6 t, z2 w) y4 W# y' N
: L: i- H9 y1 m
+ K9 O/ [8 E0 U! ~- I9 N
“医生在行医时应当慎重是对的,但是,如果医学要进步,行医这行业也需要接受新思想。”* Q% d2 K- |' b4 N) i, c) b

. E- |: H- N8 d' s. @8 a
' ^+ j2 ^- ~7 D, M* d“不要让医学权威和政治家们把你引入歧途。”
. X+ r9 y, N4 _/ D# P
0 q) x( u1 L% \
9 [7 {0 D+ }8 i% A% ^/ X; Y“医生的意见不是一贯正确的,虽说其用心善良,患者要自己作出决定。”9 }* U0 N. @5 c1 G% x

) f  g" M7 S$ _. I
2 M6 w" P7 {# ~2 f: x3 k他的弟子——英国首席营养学家Patrick Holford曾在《不生病≠健康》一书中如此写道:“莱纳斯·鲍林博士认为,未来的医学应该研究如何为人体提供适宜的营养,优化人体内的生化环境。他将这种医学称为‘正分子医学’,这个理论后来以‘最佳营养学’的名字广为流传。”
. h1 s& f2 w6 |/ ~4 e
0 z9 Q5 J9 a2 H而另一位深受他的思想和“特立独行”所影响的美国免疫学家麦伦·华斯博士: `/ |9 J% |7 Q4 ]: U2 m3 @; _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4-5-5 15: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