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庶人 三级
- 积分
- 6
- 威望
- 20 点
- 资产
- 30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07-6-5
|
楼主 |
发表于 2007-6-17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的习俗 ( L1 @5 ?* C; q/ G/ I
5 I, b* W8 ~; K8 z9 O" y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 F* w. p& o J3 Z5 `2 f赛龙舟: 9 E5 @2 q' L4 W& ?
1 K0 P9 B6 U/ F3 l2 J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8 x, W+ D# v) ?; T+ [
& P8 E0 p1 `+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 Y; s) ^. Y" H+ D* n/ i. r+ f7 B: X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 B/ ]4 |: w; ]$ f$ L$ T; I$ s0 Z
0 C) T6 N. k- V4 K1 e, Y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3 d v# s) k1 d9 K4 V) f$ E/ W
- b6 M0 P0 h8 Y5 I4 c Y; Z9 g- u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8 O9 a3 f# ^3 u
9 `% X( b$ Z5 ]- j# T* E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 ]3 O7 C4 F) P0 Z! `7 a7 m6 Y
+ l' x+ q, G* X- G. ], K3 G7 {! u端午食粽 ( g) b2 _* i7 g) X) w
; B+ r5 w: M# ^% I/ O8 ]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7 B8 X( t0 Y; K! p: S: r8 P: G5 c* \; s1 a+ _; j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4 r$ x- |/ F0 R- I
3 m1 Y1 W/ F) I+ o$ x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 L5 L2 l5 C( s* E% W l: d
9 X# h& b1 `& f$ m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 o5 N @( X9 h: v& E( O$ `! H
1 _) Y6 ~+ \/ k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9 Y/ |4 ^; P* w+ ~5 {* f
+ c6 p g2 `- P3 s' h8 u
佩香囊: 5 S, N0 l1 w: Y$ Q
5 I: }" l' L- k3 V9 _; T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h; C# e8 h9 Q/ u- o0 h& h6 E5 T# K2 j8 h
悬艾叶菖蒲:
/ y+ z, }) `0 ?9 j% q' d: g' G+ _8 [7 c/ y; T# w1 D/ I2 h. J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8 {5 K+ v# h* Z6 L8 ]: [
" L, d: Y/ E9 d. Z4 r" x0 i: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 S( O; ]# g" I4 t$ J, M
2 D" x' z3 M8 j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 @% ?; ~. L4 A8 s/ t8 s3 V
6 _' Q" u+ A( K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