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18|回复: 3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如何恋爱的[转贴]

[复制链接]

216

主题

588

回帖

5

精华

高级会员

四门博士(正七品上)

积分
875
威望
178 点
资产
1705199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27
发表于 2006-11-2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我们不说,大概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和理解。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手机、QQ、MSN、视频这些现代便捷交流方式都还不成熟的时候,大部分的年轻男女只能靠这样的方式走在一起。而那个时候找对象什么样的条件才是最好的或者必需的?女孩子们心中的理想丈夫又是什么样的呢?/ _- D. O6 D: z- ~0 ]3 m" L. G
9 G: t; S6 ~! Z7 C1 c
马路求爱
4 j$ M: r; {: C. x' I/ ^当时年轻男女的相识途径是少之又少,与现在是不能比的。最有胆量的求爱方式,被当时的人总结为“野战类求爱”。其实所谓的“野战类求爱”就是在社会公共场合主动寻找机会,也就是“马路求爱者”。但这个称呼听上去有些贬义的意思在里面,因为在公共活动场所对异性求爱或者说是示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被鄙视的,就是“作风”有问题。9 A) j, L$ [# \" }7 s# n3 Y8 I3 p5 |

$ e. B  j! Q8 w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刚考上大学的小伙子,在思南路上的兰村咖啡馆喝咖啡,看到店里有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是咖啡店的服务员,于是就心动了。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小姑娘搭讪,怎么去认识小姑娘。于是回去问朋友:“我看到个小姑娘很好看的,怎么才能认识她?”朋友问:“名字你知道吗?”他说不知道,于是第二天又到咖啡馆来,就想问小姑娘名字的时候。听到别人叫了这个小姑娘的名字,他就记住了。9 \4 m) H( _; g: C) g# ]% L

$ H/ Z5 Y* f1 i& K; x& o  回到学校后,小伙子就写了封信给咖啡馆的小姑娘,还在信里夹了张照片。这个要是放到现在肯定不算什么大事,可那个时候,写情书,就是最胆大的行为了。小伙子寄过去后,一直忐忑不安地等回音。没想到过了几天,他正上课的时候,辅导员来了,叫他到办公室去接电话。小伙子这个时候有点害怕了,心里想不要自己刚刚考上大学就因为这个犯错误。打电话来的人问:你是不是某某?是的。你是不是给某某写过信?是的。你为什么要写,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怎么知道你是谁?我告诉你我是她男朋友!小伙子听对方这么一说,就傻了,那怎么办呢?对方要求他当天再到咖啡馆去一下,否则就找学校。于是小伙子就第二天和同学一起前往。最后就是小伙子答应不会再骚扰小姑娘。# ?: W3 Z  n% b: F
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封信。可那个时候,只要男女双方确定了恋爱关系就是要结婚的。而且那个时候的女孩子又特别讲究贞洁,觉得跟了谁就不能和其他异性有任何工作之外的接触。就像这个咖啡馆的小姑娘就把信拿给男朋友看了一样。" u$ C0 y: d& U# V2 \; o
  这个小伙子的事例,后被传为当时“马路求爱”的笑谈。5 \3 `% q+ I! a( ?% \% x* r5 r& d! s

. J0 O! m: {0 I/ w1 g- M) Y书信求爱. |  x! _8 Y1 E- l7 \
  通过组织活动写信,在当时是比较正派的谈恋爱的方式。7 u+ C% P% f/ X& [* k
  单位会组织朗诵会,一起参加活动的人就这样认识了,范围减小了,起码算是认识了。所以说这样的写信对象是认识的。大家参加几次这样的活动,互相讨论一些诗歌的话题,几次接触过后,有小伙子就对女孩子产生好感了。于是就会打听女孩子的地址,打听到她是哪个厂的然后就写信过去:“某某同志,那次朗诵会结束后,我一直在想我们那时候的讨论真是热烈啊!那首诗歌写得真好,完全反映出了工人阶级真诚的炽热的感情……”就是这样一封信,也要写了撕,撕了写,而且投递的时候还要忑忐不安作心理斗争,在邮筒旁边打转。/ I6 Z( o! K$ g
  当时的女孩子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看到短袖子就想到白胳膊。有想法只能藏在心里,表现出来的却是很革命的。收到信的女孩子就会把你叫过去,当着大家的面把信还给你。放到现在,可能会觉得没面子,可那个时候,像这种结果是最仁慈最安全的了。最灾难性的结果是,她把信交给她单位的团委,然后她单位的团委打电话到你单位的团委来,要求对你的“流氓作风问题”进行批评教育。作为一个共青团员,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一次朗诵诗会就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严重的资产阶级生活作风问题,这在当时是最压人的“帽子”。单位还会说,你出去参加活动是代表一个厂子,造成这样的坏影响是影响集体荣誉的。; C9 V7 B' [5 Q- t5 X" E

( J! Q+ A5 M% p介绍恋爱
& k. q2 M& E" D, o  介绍朋友(对象),到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男女双方会比较舒服,结果也比较明晰,彼此也不会尴尬。那个年代的年轻男女,肯定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介绍”的场合。
1 K9 ^( R& t* r6 f2 B. Y( Z  一般是男女双方都各有一个介绍人,基本都是约在公园门口或电影院门口,把男女双方介绍认识后,介绍人就会找个托词:“你们聊吧,我们还有点事,先走了。”然后互相眨眨眼就完成任务似地走了。被介绍认识的年轻男女,就会买票进公园聊聊天。后面的事情还是要介绍人来完成。没看上眼的就会跟介绍人说对方不是很理想,意思由中间人传达一下,很简单就了结了。如果看上眼了,想继续下去,介绍人就会去打听打听女方的意思,然后女方就会开始问些条件,于是这就算介绍恋爱的第一步成功了。1 u+ h0 a# B( k' a- R# {3 n
  现在,女孩们都会要求什么有房子车子。那个时候,什么样的条件算好的条件呢?大概的有几个明确的方向。政治上要求是党员,因为党员说明这个人是要求上进的,而且加工资也可以加得到。长像上要像演员,当然这个是其次,毕竟爱美之心每个人都有,而且家里的长辈会说,长得好看小孩也好看。还有身体要像运动员,因为运动员身体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么,这样才能好好工作。收入像海员,而且最好是国际海员,就算一年有三个季度不在家里也没关系,国际海员工资很高。头脑么要像驾驶员,因为灵活,那个时候人们觉得凡是在单位开车的人,一定是路路通的人,驾驶员是很吃香的。! [1 p; A: ^9 F( Y) u6 {! U7 v
  所以那个时候,男孩子都觉得女孩子们的要求太高了,女孩子们则认为如果真能找到这样男的,比什么都强。当然也仅仅是作为一种愿望,毕竟这样完美的人是没有的。
: c, g0 B7 n3 g/ s/ I  L+ M* o  从1981年“新中国第一条征婚广告”诞生至今,征婚启事已经走过了整整25年历程。同时期的征婚启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风潮,因此通过翻阅它们,也是在解读这过去二十多年来的社会民生变化……; `  e( L' x' J6 P. l
, C/ `6 x6 P7 a/ w0 f! U8 |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现在,二十多年的社会发展,使我们在“找对象”上看到了如此之大的变化,这是很正常的。那时候姑娘找对象要党员、演员、海员、运动员、驾驶员,时下女孩子轧朋友要票子、房子、车子,这就是历史差距。
  W, A, ]) s& c8 X  这使我想起一件事。前不久,一位三十出头的成功男士朋友邀我吃饭,我以为他有什么事,后来才知道什么事也没有。其实他就是想向我倾诉他关于找对象结婚的苦恼:他有几百万身价,有如今女孩找对象标准。有钱,有房,有车,还有能生钱的公司。他想结婚,又不敢结婚。他说他已失去了对女孩的判断,不知她们是看中他人还是铆上他财产。理由是,他身边和他一样有钱的男人许多结婚三四年就离婚,财产莫名其妙分给对方一半。若婚前提出公证,女方往往会质疑他的情感,影响婚后质量。于是便不敢结婚,谈婚色变。4 I& ]; I: }6 Q3 w4 V; ~# u; W+ H
  这样的事情是现代人找对象的烦恼。如果站在女孩的角度,还有一大堆烦恼,所谓许多三高女性嫁不出去现象,就是佐证。没钱,找对象有苦恼,有钱,找对象也有苦恼。
' d* l* y; t' Q$ F<!--NXZW_HZH_BEGIN-->
[CENTER]分离不代表忘却而是更想念 这算承诺还是诅咒?[/CENTER]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125

主题

846

回帖

5

精华

金牌会员

版主

积分
1091
威望
710 点
资产
2299892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26
发表于 2006-11-2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南路咖啡馆。上海的啊。。。哎。现在的爱情跟原来的差好多啊。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6

主题

588

回帖

5

精华

高级会员

四门博士(正七品上)

积分
875
威望
178 点
资产
1705199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27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同感" Y3 [8 Z6 I  Q4 a  t
不过只要是真心的都会一样精彩
[CENTER]分离不代表忘却而是更想念 这算承诺还是诅咒?[/CENTER]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1561

回帖

4

精华

金牌会员

京县县令(正五品上)

积分
1638
威望
133 点
资产
47029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9-9
发表于 2007-1-18 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是含蓄还是虚伪?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5-4-1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