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07|回复: 1

魅商何来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605

回帖

24

精华

超级版主

宣德郎(正七品下)

积分
1168
威望
283 点
资产
4462724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3
发表于 2006-8-20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魅商何来( N" G) y; e- Z) l9 Z& `/ P
* _- N5 a' B* S. T& L& E! E3 R: {3 z
  衡量一个人魅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就是魅商。它主要强调一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著名的诗人约翰·唐曾说:“没有别人,你即是一座孤岛。”也许,每一个人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上,都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但可以肯定的是, # M# f. @# u1 k- V3 R) N
这些小天地都是相互联系、彼此依靠的。有人说,互联网时代使人与人之间彼此隔绝,使人们沉浸在自己的天地,但我认为恰恰相反,互联网空前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圈子。人与人之间从来没有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过,网络论坛,QQ等即时聊天工具,电子邮件,使得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为现实。可以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密切,我们更加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尊敬和满足。而个人魅力正是获得这种尊重和满足的关键所在。+ W7 T, }. T. I$ s
  {0 u3 i8 f& u$ W6 V# J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很容易看出身边谁有“魅力”,谁没有“魅力”。因为有魅力的人似乎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他感染着你,吸引着你,使你羡慕,要你模仿。9 F, v8 {1 d- D( t8 D- T4 A1 H1 q
% A$ J3 X( Y) I  e1 \- W8 w2 ?
  拿破仑·希尔指出:“有魅力的人,人人都爱和他交朋友;和有魅力的人相处总是愉快的。他好像雨天的太阳,能驱除昏暗。人人都乐于为他做事,他也能要一个人做别人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一个人能否成功与他的个人魅力有密切的关系,那些能够成功地创造财富的人往往拥有能招财进宝的个性。良好的个人魅力是一种神奇的天赋,就连最冷酷无情的人都能受到他的感染。”
$ ]+ B) ^" M2 }& l6 c
' ?7 O+ L- i2 K. r  J$ \7 d( t  许多成功人士在谈及自己的发展道路时,都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乐于助人、亲切随和的性格,他们因此而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为自己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肯的合伙人亨恩顿先生在谈及林肯时曾说:“当林肯先生的住所里挤满了人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床位也让给别人,而他则到店铺的柜台上去睡。无论谁向他求助,他都会慷慨地予以帮助。”林肯的这种乐善好施的性格终于为他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O: u+ w/ [4 Q6 A, o
8 l: `0 f" T- X. v. F: m
  魅力何来?魅力来自一个人的外表和容貌,来自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来自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涵,来自一个人的人格和思想,也来自一个人的学识和智慧。这几个方面都很重要,一个魅商高的人在这几个方面都会有突出的表现。
6 ^- S* ]7 S2 p- K2 C' F
  K+ |0 \# e$ r# d  如果说,在所有魅力中,能够选出一种最持久最能打动人的魅力的话,我认为这种魅力是人格魅力。" [% d- G# E* b0 m& `2 x: P& O
# }3 J: Y( F+ |- o7 k3 z; B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声望和感染力,其来源是一个人高尚的品格和道德,一位德国的哲学家说过:“人格的魅力价值来自于他个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 贝多芬也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_0 V5 ?. P: A0 ?) P* [

+ Y  r- B" D, f9 Y; j0 `' h* L  一个最富人格魅力、有着高尚品格和道德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博爱精神的人。他有一颗善良、博大、宽厚的爱心,在爱自己的同时,也[COLOR=\"Red\"]由衷[/COLOR]地去爱家人,爱朋友,爱同事,爱邻居,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只有学会无私真爱的人才会散发出永恒持久的魅力。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爱因斯坦便是一个品格高尚、极富人格魅力的伟人。他在下面这段话中集中表述了他的博爱思想:
, t/ Y6 g0 [; E- p9 Z0 }  N) z# J, W0 s/ l7 t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S! k& |4 q, |6 v' H1 ^2 [

# D; y0 u; v* ~/ d/ t$ m6 H  用博爱之心去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这可能就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了。这也是人格魅力的一项重要源泉。这种魅力与天赋的能力无关,是人人都能够获得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中具有博爱精神的微乎其微,他们中的许多人境界委琐,醉心功利,自私狭隘,蝇营狗苟。这样的学生不仅毫无人格魅力而言,而且面目可憎,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9 N/ R: U5 D$ o( B4 L2 x2 ~9 k& s! }  N, t$ i
  一位大学生这样批判他的母校:“一个学校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不是光说说就行的。本来工科的学生入学考试的时候语文分数高的就不多。思想道德课就没几个人学。到了大学,一味的学习小圈子里的技术,又把技术和功利直接挂钩,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也只能是一个个镀金的工匠。思想的干涸和人格的枯萎是致命的残缺。我觉得学校这方面做的不够。”; V$ u# @# ^+ ]
5 t2 w1 G/ M4 h( M: z% `
  清华大学教授徐葆耕在《关于校训的解释》一文中写到:我们鄙视那种畏缩不前、懦弱颓唐、耽于名利、甘居末流的猥琐品格,它们是同“清华人”的称号不相容的。……那种目光如豆、高傲自大、心胸狭窄、蝇营狗苟等卑下品格都是同“厚德载物”的要求相去甚远的。' q. B) R  G) S! J* Y
' `: [* ^- }- J' Y' S
  科学家王选也认为,高科技时代取得成就的重要障碍是性格孤僻、自私和不合群等等,这些负面人格需要在青少年时代加以纠正。9 e& X8 R9 N% r* n- g0 n
, x% G! F) s* E
    除了博爱之心外,在今天的社会中,人格魅力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诚信。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给大学生做演讲时特别强调了这点。他说:“人要创造机遇,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重要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现在有好多年青人,为了短期利益和短期行为就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最终结果还是害了自己。中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中间的最重要素质就是诚信。一个不诚信的人,或一个诚信记录不好的人,社会是不接受的。” . z0 d- Z" J9 u
! L! x( j# U: J( t+ F' g
  微软公司中国研究院第一任院长李开复在写给中国学生的信中也提到,中国学生和青年人最需要重视诚信问题。兹引如下:0 e) ^% S, F$ Y  U2 [
, Y% W1 s+ e; R0 q! G! e4 k
  我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曾有一位刚被我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我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我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他说:“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我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我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他不负众望,成为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与之相反,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但是,在谈话之余,他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这一番谈话之后,对于我而言,不论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之作”而变成向其他公司讨好的“贡品”呢?这说明,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的。
4 j+ J7 F( X8 ~% c, I9 V% T0 q8 Z3 S# Z  C/ a* m" |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受欢迎的留学生群体,而最近,却有一些变化。原因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得美国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应该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中国学生是少数,然而就是这样的“少数”,已经让中国学生的名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另外,目前美国有些教授不愿理会部分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无参考性可言。这也是诚信受到损害以后的必然结果。我在微软研究院也曾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一位来这里实习的学生,有一次出乎意料地报告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结果。但是,他做的研究结果别人却无法重复。后来,他的老板发现,这个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挑选,只留下了那些合乎最佳结果的数据,而舍弃了那些“不太好”的数据。我认为,这个学生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术突破,也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研究人员。9 P9 M' @2 ~1 `5 C
" `  B/ A( |3 _2 @$ X* W# I# R! L2 Y
  最后想提的是一些喜欢贪小便宜的人。他们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也许有人认为,学生以成绩、事业为重,其他细节只是一些小事,随心所欲地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就是那些身边的所谓“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 E, |$ M1 y8 s/ n+ ~
( y: ?. h+ S6 I- @/ y0 x1 p3 {  q  以上我从不同角度谈了魅商的问题。魅商虽然重要,但与智商、情商、慧商不同,它不能反映到试卷上。于是,很多家长认为培养这种素质是一项奢侈的行为。刘亦婷的家长便是这样的思维,在刘亦婷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刘亦婷喜欢与同学们聊天。刘亦婷的家长便认为,这是一种奢侈的行为,按照他们的理论,对于高考来说,交友能力并非刘亦婷的“短板”,是无需提高的。但他们忘记了,与朋友的聊天、交流,恰恰是培养一个人个人魅力的重要途径。朋友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忠实地反映出自己在为人处事、谈吐气质方面的表现。& b5 G! J1 p6 r- i

6 I3 W1 ^  {8 r: e: Z  如今,由于魅力无法通过试卷考查,很多家长都把这项人生的必修课从孩子的课程表中删除了。他们关注的是智商、情商,因为这两项素质的提高能够立竿见影地得到高分。刘亦婷的家长便经常自豪地说,我们收获了一个在智商和情商方面都很出色的孩子。诚然,单就考试而言,这两项素质似乎足够了。但对于人生的成功与幸福而言,这两项素质远远不够。- r$ x+ Y- s2 I6 D
; L8 m2 x: |! B! y" d& s% u
  魅商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现代人获取成功的一项最重要的素质。青少年时期是培养魅力素质的绝佳时期,很多受益终生的良好习惯便来自青少年时期的培养。有一句名言说:“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拆掉其中一根线,最终我们也无法弄断它。” 奥古斯丁也说过,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这两句话是说习惯的顽固性,可以说,青少年时期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益终生,反之,坏习惯则贻害无穷。培根说过,“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我一直相信,试卷考不到的,社会一定会考到。急功近利的学习者总有一天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愿富有个人魅力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在我们国家出现。
古人曰:忠、孝、义、勇、信、德、诚、容、仁一种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尺子。如果该文化集团兴旺发达,则其使用的语言就会在地理范围上不断扩大,反之,则会缩小,甚至终于灭绝。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29

主题

186

回帖

1

精华

中级会员

登仕郎(正九品下)

积分
263
威望
226 点
资产
6378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7-24
QQ
发表于 2006-8-26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一看……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5-4-3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